图片
图片
当前位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工作动态 > 地方信息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首次组织开展生态质量监测质控工作

  2023-09-20 14:48:00

按照《2023年全国生态质量监测技术方案》《关于开展全国生态质量监测样地现场核实工作的通知》的部署,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对470个国家生态质量样地开展了地面监测,涵盖森林、草地、荒漠和湿地4个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确保监测结果真实准确,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首次组织开展生态质量监测质控工作。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监测样地数量多、工作量大,本次监测采取自行监测与三方机构共同完成的形式开展,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全面质量控制工作。为保证质控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编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生态质量监测样地质量控制工作方案》,集中7个分站15名技术骨干力量,组成了3支标准统一、行动统一、经验丰富的质控队伍。自20238月起,同时在内蒙古中、东、西部地区开展工作。

8月份的草原阴晴不定,生态质量样地监测铁军跟雨水打游击,雨来上车,雨过监测;晴时酷暑难耐、蚊虫袭扰,监测人员必须裹紧衣帽,监测完毕后早已湿透。为了准确测量生物量,监测人员不得不蹲着、跪着、趴着各种姿势齐上阵。监测样地往往远离公路,质控人员需抬着设备前往,爬山下沟,躲避荆棘,划伤崴脚时有发生。回到驻地后虽然已非常疲惫,但还需称量植物鲜重后,才敢休息。野外监测工作虽很辛苦,但质控人员对数据生产过程丝毫不放松,保证质控样地和监测样地在同一生境、同一植被类型、同一生长物候期和同频次开展比对监测。在质控监测中发现如:监测机构专业设备不齐全、野外植物分种辨识知识储备不够、照片和记录项不够数量、盖度等估测值偏差大等问题,质控组及时与监测人员沟通并予以纠正,有效保障了生态监测的数据质量。

通过此次质控工作的开展,推动了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顺利完成,确保了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同时显著提高了地方监测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助力推动生态监测队伍的培养,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做好技术人员储备。(供稿: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