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开展暑期大学生环保科普系列活动
2023-08-31 13:35:00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8月23日,云南文山州生态环境局统筹全州环保科普资源,组织文山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科普活动。活动方案由文山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中心负责制定,经过认真筹备,开启了本次环保科普之旅。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梁柱——走进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文山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环境DNA监测、卫星遥感监测、新污染物监测等环境监测新领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通过工作人员通熟易懂的介绍,GC-MS的测定原理、吹扫捕集仪对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和适用范围、连续流动分析仪的性能特点、半挥发性有机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区别,让同学们沉浸式了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而云南省正在着力构建的“天地空一体”智慧环境监测体系,则使大家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日新月异,大数据守护云岭绿水青山正在科技和数字化的赋能下,让一组组精准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顶梁柱”作用。
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走进文山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中心。作为生态环境技术部门,近年来,为了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中心筹备建设生态环境科普平台。软膜灯箱上,一个个生态环保知识点,通过精心设计,将晦涩难懂的知识深入浅出的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辐射无处不在,但不必谈核色变”、“十大环境问题”、“电器节能小窍门”、“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案例”、“有关环保的节日”、“普者黑湖污水治理工程”、“西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文山州特有保护植物二维码”等内容通过讲解员的专业讲解,让同学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而画框中的COP15绘画作品征集、书架上的环保书籍,也得到了大家的青睐。
城市之肾——走进文山市污水处理厂。“同学们,请打开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微信小程序,我们开始打卡。”伴随工作人员的有序引导,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打卡签到。当看到小程序上数量众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有同学打趣的说:“可以步行游遍全国了!。”湿地是地球之肾,而污水处理厂则可看作是城市之肾,当混浊且伴有恶臭的生活污水进入粗格栅,一段激浊扬清的污水处理过程就此展开。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与溶解氧的关系;二沉池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并回流活性污泥的过程;在线监测系统的运维与数据上传;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与受纳水体的联系。一个个问题,在工作人员对照实物,耐心细致的讲解下,同学们茅塞顿开。许多同学在这里觉得受益匪浅,书本里抽象的知识在这里与实物对照变得浅显易懂,还有的同学兴致勃勃的表示将要到这里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文山州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进摆依寨管护站。2022年,文山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中心与文山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在管护站共建了生物多样性科普场馆,为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供了平台。科普展馆里,自然保护区的简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醒目标语首先映入眼帘。绚丽多彩的种子、云南植被多样性、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循环、各种昆虫、植物、鸟类、爬行类标本,让大家应接不暇。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过度利用、外来生物入侵、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境丧失,更是引来许多同学驻足观看,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留存。最后,活动在观看自然保护区宣传片中落下了帷幕,在片中管护员不畏艰辛守护保护区的故事让每一位同学动容,“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话语在我们每一个参观者的耳中缭绕。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作为环保工作者以及将来的准环保工作者,大家感到使命光荣!
下一步,云南省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将通过统筹州内环保科普场所,优化参观路线,面对不同群体定期开展环保科普活动,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方法,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供稿:文山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中心)